榴弹怕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爱米文学网aimi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朕以为,国难之时,能不能借此土断的机会,破格许一些功劳显著的吏员通达到知县、通判呢?”赵玖试探性的询问道。
殿中一时安静的有些可怕,而这种安静跟之前的安静不是一回事……实际上,赵官家一出口,便察觉自己有些心急,然后微微后悔了。
还是那句话,大宋一朝的官僚,普遍性具有保守特质,这跟新党旧党主战主和没关系,而是士风、国策、儒学风潮,外加赵宋历代官家与士大夫群体形成的政治传统,所有一切共建的政治生态所致。
虽然屡屡有新党得志,有官家打着新党的旗号做事,但很多事情,大家从骨子里就觉得是不对的,何况是这种尤其过分的举止呢?
这是公然用吏员侵占士大夫的命根子!
这种事情,即便是恩荫出身的吕好问都不敢吭声……其实,这种官不是没有,所谓‘选人’还是有的,换言之,赵官家的方略也不是没有成例。但是,那些普遍性存在于南方和关西偏远军州,也基本上不可能通过科举之外成功转为正经京官。而需要进行土断的军州,不是沿淮京西大州,便是身后的富庶军州,这些位置本就是京官专属,哪里是一回事呢?
在这边,抛开理论,须只有‘一日为吏,终身为吏’的现实而已。
说到底,大宋正经文官,也就是所谓京官群体,还是以科举出身与恩荫出身为主,夹杂着少部分诸如太学生之类的说法。而其中恩荫官的比例极高,也能做到顶尖位置,但值得一提的是,读书人是读书人,士大夫是士大夫,恩荫出身也可以是读书人,太学生更不必多提,所以群体界限是极为明显的,便是恩荫出身,也必须要有足够的学问才能被士大夫事实上接纳。
而回到眼前,士大夫被恩荫官中的不学无术者挤压倒也罢了,甚至当此国难之时还出现了吕好问这种恩荫出身的宰相,但这还不够吗?吏员又是什么,也能大规模出任正经知县和通判?
“只是暂行,一时救急罢了,也止于土断这件基本国策之上。”停了片刻,赵玖忽然失笑。“况且,这不是你们喊着缺员吗?而且之前咱们在路上不也用了汉时的察举制吗?难道还会一直用下去?等安定下来,金人威胁稍轻,咱们终究还是要开科取士的。要不,止于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