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是少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爱米文学网aimi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些可不是魏来臆想出来的东西。
约莫三年前,有位读书人去到了泰临城,这位读书人颇有才情,又恰逢机缘得到上面赏识,坐到了议郎的位置,那读书人那时也才三十出头,又出生寒门,能有这般际遇,实属不易。若是本分的干下去,说不得年老之时还能走到那九卿之列,也算位极人臣。
但读书人不远万里从固州来到泰临城显然为的不是光宗耀祖,成为议郎的第三天,便将一份奏疏递了上去。
也就是这份奏疏让当时的大燕震动,读书人第二天便被斩于泰临城的午门外,然后大半与之有过交集,又或者提拔引荐过的人都无一幸免,纷纷被扣上了逆贼的名头,满门抄斩。
此案牵连足足八百余人,比起当年楚侯谋逆一案犹有甚之。
而那读书人上递的奏疏中所言之物,便是魏来之前心头所想之物,而这番分析也确实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被认为是一针见血的指出了大燕如今的症结所在。当然这些言论也只是在民间暗中流传,可并无任何人敢在陛下面前说起。
魏来疑惑的目光已经很好的回答了虞桐的问题。
虞桐对此并不感到意外,他继续问道:“你觉得你爹与吕观山是笨蛋吗?”
虞桐此问来得极为突兀,魏来闻言也是一愣,他不解道:“什么意思?”
虞桐张口欲言,却又像忽的想到了什么,缄默收声,将到了嘴边的话,又给生生的咽了回去。然后他摇了摇头,苦笑道:“没什么。”
“我的意思是。你爹与吕观山也分不清谁才能是那个会给大燕带来盛世的帝王,我又怎么能知道?”
“你若是真的想要卷入那场皇权之争,那就先去宁霄城看一看,这大燕的病根究竟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