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钧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爱米文学网aimi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民国之文豪崛起
笔趣阁 【 <a href="" target="_blank">www.bqg8.cc</a>】,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div class="kongwei"></div><div class="ad250left"><script>ads_yuedu_txt();</script></div>1923年初,55岁的蔡元培因“罗文干案”远走欧洲。
所谓“罗文干案”,就是曹锟为了推翻当时的内阁,强行挪置罪名搞出来的把戏。司法机关一次次判罗文干无罪,曹锟指使手下一次次抗诉。司法官员不愿意胡乱宣判,曹锟干脆把办案的检察官全部撤职,重新换上一批,结果还是判罗文干无罪。
说起来,民国时期真不缺坚持原则的官员,比如那两批顶着巨大压力维持司法公正的检查官。
可惜没啥卵用,最后曹锟还是强令检察长对罗文干提起公诉。
蔡元培就是那个时候走的,他对北洋政府彻底失望,干脆远赴欧洲游历治学去了。
本来教育部就缺钱发不起工资,全仗着蔡元培在维持,并在动荡的时局中,竭力为全校师生遮风挡雨。他这么一走,北大的日子就更难过,都盼着蔡校长能早些回来。
1924年底,贿选总统曹锟去职,北大师生致电蔡元培:“校长你快回来吧,那个王八蛋总统已经跑路了”
1925年初,段祺瑞召开善后会议,北大师生致电蔡元培:“校长你快回来吧,老段是个讲理的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