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钧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爱米文学网aimi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由于人数实在太多,饭菜根本来不及端上来。
陈英只好先招呼大家坐下,然后扛着一口袋花生出来,每桌抓上几把,又让妻子给众人倒酒,歉意地说:“大家先聊着,饭菜很快就好。”
“陈老板也请坐吧。”周赫煊笑道。
陈英笑呵呵坐下,抱歉道:“周先生,小店没啥可招待的,您多见谅。”
周赫煊随口问道:“陈老板是哪年来法国的?”
“民国五……”陈英下意识说出民国年号,随即改口道,“西历1916年。”
“援法华工?”周赫煊听明白了。
“对,华工。”陈英笑着说。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虽然没有出兵,但却派遣了14万华工支援协约国一方。这些华工非常重要,因为法国男人当时死伤惨重,连女人都被送进工厂,但依然人力不足。没有14万华工赴法劳作,法国士兵连子弹都供应不上来。
周赫煊说道:“能跟我讲讲吗?我对此很好奇。”
陈英摇头苦笑:“也没啥可讲的。我以前就是个山东农民,爹妈用半斗粮食,送我去镇上的饭馆当伙计。我记得,那是民国五年的春天,刚刚过完年,县里的官爷突然到处贴告示,说是英国跟法国要招工人。工钱给得很高,我脑子一热,就瞒着爹娘报名了。”
周赫煊问:“然后呢?”
“然后就签字画押,给家里留下十块大洋的订金,其实就是安家费,”陈英渐渐陷入回忆中,“当时没有直接登船出洋,法国军官把我们带到海边安营扎寨,教我们排队、立正、走踏步、说洋话。还分了组,我因为会写几个字儿,还会些简单的算术,被安排做了组长。就这样训练了两个多月,然后大家就坐着洋船,飘扬过海来到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