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爱米文学网aimi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善人这个名声,是杜家和韩家真金白银换来的。自开酒楼以来,施粥用的米可以堆成山了,受两家恩惠的人家不知道有多少。不要小看了这个名声,现在许州城里,每有大事召集耆老商量,杜循都会位列其中。不只是在临颖,整个许州杜循凭着自己的乡贡进士都是民间的头面人物。
发过解,成了乡贡进士,家中没钱这头衔一文不值。一旦家中有钱了,就是实打实的社会地位。社会上的很多事情,杜循出面作保就是比别人管用,这就有了人脉。包括下一次发解试,杜循是举子资格的当然保举人,籍在许州的人强过他的真没有多少。
杜中宵已经决定专心读书做官,李兑这种关系当然要小心维护。真有中进士的一日,还要靠着李家兄弟提携呢。听了韩月娘的话,忙从纸堆里翻拣了几篇自己这几日仿写的诗赋,带在身上。
韩月娘在一边笑嘻嘻地看着,口中道:“听知县官人讲,这些日子你用心科举时文,比之从前的文章可是差了不少。带着这些文章去,小心李官人看了小视于你。”
杜中宵摇了摇头:“文章又当了饭吃,进士才是实实在在能做官的。这些是考进士的文章,正要李官人指点。这些正榜进士,自己经过科考的,才是真明白好在哪差在哪。”
韩月娘笑着不语,在一边歪着头看杜中宵手忙脚乱。
从带有古意的《秋声赋》,到现在学写韵律严谨的诗赋,杜中宵时常去请教知县范镇。范镇看在眼里,第一印象就是杜中宵文采比从前差了许多。文章里再没了灵气,多了匠气。只是杜中宵一心科举,现在走的路是正确的,范镇也没有说什么,一直用心指点。经过几个月的练习,杜中宵面临到了瓶颈,需要读更多的书,对韵文更深的理解才能更进一步,范镇就爱莫能助了。
挑选好文章,杜中宵自己看了一遍,叹了口气。这些都是对前人文章的仿写,而且仿写的是唐朝文人进士考试时的诗赋,自己看了也不满意。附近条件有限,找到的资料只有这么多。本朝几十次科考的优秀文章,除了传诵极广的几篇,其他的再难找到。
看外面红日高升,杜中宵对韩月娘道:“李官人是住在县里,还是已回庄里?”
韩月娘道:“自然是住在驿馆。他此次高升进京,自然是县里官员先要宴请庆贺,之后才回庄。”
杜中宵点了点头:“如此,我们还是极早去拜访。李官人已是京里高官,一日不知多少访客。”
韩月娘应承,口中道:“如此最好。你早去早回,我在这里整治几样菜蔬,等你回来吃饭。——对了,外面我带了几瓶酒来,都是陈酿,你带了去给李官人做礼物。”
杜中宵原以为韩月娘要与自己同去,转念一想不由哑然失笑。这是什么时代,韩月娘怎么可能与自己一起去呢。别说两人还没定亲,就是结成夫妻了也不可能,她只是来给自己报消息而已。
虽然现在有钱了,杜中宵还是原来的习惯,这处小院并无奴仆,一切都是自己动手。倒不是家里雇不起人,而是原来小门小户,找不到贴身侍奉的合适人选。再者杜中宵前世的习惯,也不想有人一直跟在自己的身边。隔三差五,韩月娘便就过来,帮着自己把房屋收拾一遍。
小心收好自己的文章,杜中宵取了名刺,到了院里,提了韩月娘带来的几瓶陈酿烈酒,出了门。
临颖不大,但正当要路。从西从南来的客人,多是在这里舍舟登陆,取道许州去开封府。自荆湖两淮来的客商,多从南面的郾城县上岸,取陆路来临颖继续北上。这里正当中原腹地,交通四通八达。历史上的郾城大捷,正是以这一带为中心展开的北伐大战。
在交通要道上,临颖的驿站很大,在城外几十间房屋绵延一大片,每日都有官员路过。过往的官员太多,不是每一位知县都来拜见。李兑因为是本地人,此次入京以屯田员外郎为殿中侍御史,台谏官员为清要之职,范镇定好明日带本县官吏前来,李兑在驿馆中先暂住一日。
暮春三月,杨花漫天,夹杂着粉红色的桃花纷纷扬扬,正是桃红柳绿的时候。杜中宵走在路上,看着春光,觉得心情不由舒畅了起来。
走不多远,远处城门在望,正与从城里出来的吴克久和曹居成一行撞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