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物JW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爱米文学网aimi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下半场,中国队主动变化了打法,开始有意增加鲁达的单打次数。
他们的炮轰进攻并不会一直打,那样体力可吃不消,所以很多时候也会穿插着打打b计划、c计划、d计划……
这就是一年集训几次的好处,中国队除了有压箱底的几项绝技,其它杀人的手段也装备了不少。
比如,他们在阵地战上会经常使用鲁达开发的“内外连线战术”。
这套战术说白了就是场上球员快速形成分明的强弱侧,然后让位于强边一侧的鲁达能顺利接球,并能够在不过早被包夹的情况下完成低位单打的动作。
而在执行的时候,自然需要负责拉强弱边的球员都具备一定的外线投射能力,如此才能逼迫对手不敢轻易包夹鲁达,进而给鲁达提供一个宽松的单打环境。
中国队这批球员恰好没几个不擅长投射,所以一旦在外线拉开就能让对手陷入进退两难的选择。
如果在低位包夹鲁达,那么中国队的外线球员就会迅速拉远寻找空当。
谁都知道中国队的转移球非常快,后卫还有一定的持球突破能力,很容易就会让他们得到外线的突破或投篮机会。
但要是不去包夹鲁达,这家伙在一对一的情况下别说场均砍40分,场均轰下50分也不是没有可能。
下半场开始后的连续三次进攻,中国队便都在落位后快速拉开,把低位空出来让给鲁达一个人玩耍。
南斯拉夫队的前两次防守都不敢单防鲁达,但包夹的代价就是中国球员在外线通过快速转移球,配合着移动挡拆或无球掩护,基本上三转两转就创造出一个大空位。
第三次防守时,南斯拉夫球员不敢再提前包夹鲁达了。
这时中国球员在拉开后立刻把球送进内线,鲁达接球后马上施展出自己的梦幻脚步,三晃两晃就把对手晃晕完成了上篮。
第四次防守,南斯拉夫球员采用了不快也不慢的包夹速度。
中国球员显然也有应对,立刻通过不停的轮转换位和突破分球来破坏南斯拉夫的防守阵型。
这样在三转两转,三挡两拆之后,基本就是乱七八糟的大混战了。
但是不好意思,中国这批球员最擅长的就是打乱战,场面越乱越能发挥出他们小灵快的特点,而身高体壮的南斯拉夫球员却不擅长这种打法,这属于进入了中国队最喜欢的节奏里去了。
下半场开始后才三分钟,中国队便在变换打法后打出了一波10:0的攻击波,一举将分差拉大到20分。
这让南斯拉夫的球员开始产生绝望的情绪,他们还没想好怎么破解中国队的快攻,一转眼就发现进入阵地战后还是难以应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