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爱米文学网aimi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句话,他可是有系统的人,就这么牛-逼!
“关于能量机动理论,现代学界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已经过时,尤其是在超视距空战和隐身战机的条件下,能量机动理论已经没有立足的条件,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种理论,他们认为哪怕是在隐身战机时代,能量机动理论也还是有他应用的范围,只不过具体的应用形式发生了改变而已!
这两种理论到底哪一种更为科学?更有道理呢?
我认为,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一个问题,空战的本质是什么?或者说,空战的目的是什么?
空战的目的是什么?空战目的是为了击毁、击伤敌空中目标,为此(在现有武器条件下,能量武器投入实用之前),必须将对空武器系统的战斗部投送到目标附近,以战斗部实施杀伤。
无论是能量战术还是角度战术,还是什么战术,其最终目的都是进入适宜的武器系统投射点,换句话说,让目标进入己机武器系统的可攻击区。
在武器发射之后,决定最终结果的不是载机,而是武器系统本身。
如果研究一下己机开火瞬间的状态,我们会发现一些有意思的特点。如果以己机本身的能量状态与目标机的能量状态进行对比,由于采用能量战术或者角度战术的不同,我们会有不同的结果——能量高于或低于目标。
但如果我们从离机瞬间武器系统的能量状态进行考虑,则只有一个唯一的结果:从投射点到预定碰撞点消耗的能量是可以求得的,如果要击中目标,武器离机能量必须大于这一能量值(这里不考虑电子干扰等情况)。
空战中进行的所有机动(无论是能量战术还是角度战术),目的都是要保证这一点。
所以最终的能量优势不是指载机在一段时间内稳定的能量状态大小,而应该是指武器发射瞬间武器系统的能量相对于目标的能量差(机-弹分离瞬间弹的总能量-弹飞行过程中消耗的能量,以下简称“能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