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钧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爱米文学网aimi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白家客船驶到当初见张广道的地方,田三指着岸边说:“俺已搬去寨子住,这里还有几亩田,都交给佃户耕种。朱大哥说,要把下游的荒地也垦出来,那自然是好事,就怕村民太少种不过来。”
“人少也有人少的种法。”朱国祥道。
随便开垦一下,用玉米套种大豆,也不需要精耕细作,广种薄收即可。就算是薄收,恐怕也能接近粟米的产量。
客船折道拐进小河,一路往山寨行去。
沿途遇到许多民房,还有一些村民在地里干活。那晚的战斗,死了不少人,但日子还得过下去,草草埋葬亲人继续辛苦劳作。
对于这里的底层农民而言,谁做寨主都无所谓,能少收点税就更好。
靠船登岸,田三带着朱国祥爬山。
这里的山岭,比上白村陡峭得多,朱国祥开始嫌弃住在山寨不方便。
走着走着,朱国祥偏离山道,爬去旁边的荒坡。
“朱相公当心,那里可能有陷阱!”田三连忙提醒。
朱国祥没再往前爬,扒开荆棘杂草,抠出一把土壤仔细查看,问道:“这里怎么不种茶?”
田三说道:“黑风……大明村已有几百亩茶山,人手太少,采茶季忙不过来。以前的山贼头领们,害怕挡不住官兵,还下令把山道两边的大树砍了。现在都是些小树和杂草,没人敢来这里种地。”
朱国祥说:“人手不够,就种桐子树(桐油),种下三年就能结籽,还能保持这里的水土。”
西乡县多山,种茶和种桐油树都很适合。
不过在宋代,此地种桐油树的还不多,得等到清朝才大面积种植——人口大爆炸,能开发的土地都开发了,实在开发不了的就种经济树木。
山道两旁被砍得光秃秃,朱院长实在看不顺眼。
他一边爬山观察,一边规划种植区,把田三听得一愣一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