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共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爱米文学网aimi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他认为自己是父亲,吃的盐比孩子们吃的米多,但是他不知道他是一个很少去彭埠镇,几乎不去县城,还是很早很早年代出过一次县城的地道农民,他的格局能有多大,他所用的那一套还是他父亲,甚至是他父亲的父亲交给他的一套,因为他并不是识多少字的地道农民。
人的一生啊,作为孩子的时候,觉的自己的父母很厉害,然后觉的自己以后也会很厉害,但是长大后,发现自己的父亲很一般,自己也很一般。
然后就开始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自己的孩子将会不一般,自己很平凡,父母也很平凡。
最后走到后半生,发现自己的孩子其实也很平凡。
于是他们恍然发现,如果一开始,他们知道自己的父母很一般,他们的孩子很一般,然后让他不只是模仿他们的父母,不被他们的眼界束缚,把格局看的更大一些,孩子变得不平凡。
如果那些父母啊能做到不是希冀改变别人,而是从他们自己改变,不大包大揽,不挡在孩子面前,不让孩子失去他成长的机会,孩子就可能变的很优秀。
现实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越是强制欲比较强烈的父母,所谓做人那口碑很高的父母辈,他们的孩子反倒没出息,为人处世不如他们。
这些父母啊又想孩子比自己更出息,却又挡住孩子成长的路,夺走属于他本来要表现的机会。
等到某天他们发现自己很老了,儿子到了四十岁,甚至五十岁还什么都不行,他也就不再指望了,什么都不行的儿子继续培养孙子……
一代不如一代,老来就感觉特别的落寞,最后只能一句儿孙自有儿孙福什么都不想了,因为半截身子都要进棺材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