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刀驸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爱米文学网aimi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别叫我威利!我不是英国人!”少年威利转过头,罕见的冲母亲爆发了。
洪钧看到少年威利竟然对自己的母亲如此无礼,心下震惊不已,他悄悄地转头看了林义哲一眼,发现林义哲却表现得相当的平静。
洪钧并不知道,林义哲对眼前的这位普鲁士王子的身世,可以说再清楚不过了。对于他如此无礼的表现,并不感到吃惊。
因为这位未来的“威廉二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足以为后世天下为父母者戒。
少年威利出生的时候,当时他的18岁的母亲经历了一次极为痛苦的分娩,由于婴儿出生时体位不正,威利的头和肩先出来了,大半个身子卡在母亲体内,当时的普鲁士宫廷御医没有外科手术的经验,动用产钳生拉硬拽“如同一个肉铺老板撕扯一条香肠”把孩子给拽了出来,结果导致新生儿左臂残疾。按常理来说,对初生的婴儿,初为人母的年轻女子是异常疼爱的。但威利的母亲偏偏不是一般的女子。她是大英帝国维多利亚女王的第一个孩子,这位大公主心高气傲,对王位心驰神往,可惜不幸错为女儿身。对她来说,唯一的前途是找个好丈夫嫁出去,生个儿子,然后母仪天下,通过这个儿子,来把她所嫁的这个国家改造成她出和的国家。
不幸的是。她生的这个儿子是个半拉残疾。
维多利亚大公主无法容忍这个孩子的不完美,因而无论是在公开场合,还是在柏林和波茨坦的宫殿里,维多利亚大公主都更偏爱其他几个健全的孩子。而且维多利亚大公主秉承其母维多利亚女王的性情。母爱本就表露不多。当医生按照她的授意,把年幼的威廉绑在椅子上对他的左臂进行电疗时(估计和电刑差不多),把6岁的威廉被丢给长老会教徒欣茨佩特教授时,维多利亚大公主对其根本不闻不问。这些都足以扭曲一个幼童的心理。并且使其仇恨的对象延伸到那些能够联想起母亲的东西——英国。
维多利亚大公主身为皇族的一员,常常向儿子灌输“英国至上”的观念。她坚持只称呼儿子的英语名字:威廉被叫作“威利”,次子海因里希被称为“亨利”。由于母亲的关系,威廉从小就对英国抱有极大的恶感。按照弗洛伊德的学说,英国成为了童年时代象阴影一样笼罩在威廉头上的母亲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