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你讹人是吧? (第4/5页)
坐望敬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爱米文学网aimi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为什么?”
“小说也得讲求逻辑,但现实往往没什么逻辑。我要是把这种情节写到小说里,估计读者得骂街。”
听着他的话,陶玉书想了想觉得还真有几分道理,现实有时候简直比小说还荒诞。
“那你最近有什么想法没?”陶玉书问。
“有想法了。”
听他这么说,陶玉书的眼睛立刻明亮了起来,问:“快给我讲讲。”
林朝阳能有什么想法,无非是陶玉书问起来,他随便应付一句而已。
见陶玉书追问,他支支吾吾的说:“现在想法还不成熟,回头我得多查查资料、采采风。”
陶玉书一听更加感兴趣了,林朝阳最近需要查资料、采风的小说还是《闯关东》这样具有强烈史诗气质的著作。
她一个劲儿的追问,林朝阳又答不上来,只能岔开话题问道:“艺谋第一次执导电影,放他一个人在山东,你能放心吗?”
“艺谋为人稳重又本分,出不了乱子的。去一趟山东,少说也得个把星期,香江那边还有一堆事呢。
等小余到燕京来了之后,这些事暂时都交给她吧。”
从年前回燕京之后,陶玉书除了2月初短暂回香江待了几天后,就一直是在外遥控指挥。
这年头又不像后世通讯那么方便,往往沟通不是很及时。
王晶的《最佳损友》在陶玉书上次回香江的时候刚拍完,但发行上映的事因为陶玉书不在香江,迟迟没有定下来。
张婉婷的《秋天的童话》已经拍摄完了,正在做后期,杜琪峰的《阿郎的故事》也在年后开拍了。
按照陶玉书的想法,林氏影业要保证一年之中作品在电影市场不间断上映,这个月得回去研究研究新片计划了。
她决定下周回香江,在此期间还要把林氏影业在内地的办事处建立起来。
有了《孩子王》的成功,陶玉书对《红高粱》开拍寄予厚望,她明白以内地导演如今的市场触觉拍商业片想要出彩是非常困难的事。
那不如干脆就在艺术片的道路上再深入挖掘一下。
既然要深耕,那筹备个办事处是理所应当的事。
内地现在还没开放私人进入电影制作、发行领域,所以她也只能弄个办事处,用以协调在内地的电影投资。
恰好上个月去西柏林,她跟中影的小余余玉溪有过交流,向她表明了招揽之意,开出啦5000元港元的月薪,还有奖金。
当时余玉溪表现的很心动,但不知为何却犹豫不决,直到电影节结束后,她才答应了陶玉书。
陶玉书一开始没弄明白,后来才想明白。
估计余玉溪是还不太了解林氏影业的实力,怕这份工作干的不长久。
在电影节待了十天,余玉溪该打听的也打听到差不多了,再加上《孩子王》获奖,林氏影业的海外版权交易火爆,她也就没有什么顾忌了。
回国之前,陶玉书和余玉溪约定,让她先回沪上探亲,然后再到燕京来正式开始工作。
“就她一个人,人手太少了吧?你不怕人家觉得公司是草台班子,再半路跑路了?”林朝阳问。
《孩子王》进入了版权运营阶段,林氏影业现在在内地只有《红高粱》一部正在制作的片子。
陶玉书的想法是想让余玉溪负责《红高粱》的制片,顺便再对接参加电影节的事务,暂时有她一个人就足够了。
见林朝阳这么说,她问:“那你是什么想法?”
“可以把大哥叫来帮帮忙。”
“他?”陶玉书立马就想否决这个提议。
林朝阳看穿了她的想法,说道:“大哥虽然不思进取、安于现状,但你没发现他有个优点吗?”
“什么优点?”
“吃吃喝喝是把好手。”
听着这话陶玉书真不知道林朝阳对自家大哥是褒是贬,林朝阳说道:“你别这么看着我啊,我这是夸你大哥呢。”
有这么夸人的?
陶玉书的眼神透露出这样的含义。
林朝阳接着说道:“小余精明强干,可以负责办事。大哥通达和善,可以负责笼络人心。而且放小余自己一个人在燕京,所有事都交给她,你就那么放心吗?”
话说到最后,陶玉书成功的被林朝阳说服了,恐怕他的最后一句话才是重点。
驭下有时候也是一门学问,陶玉书感觉自己又从丈夫身上学了一招。
想明白了之后,她欣然同意了林朝阳的想法。
又问:“可大哥工作那边……”
“兼职嘛,反正他在单位也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