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北京天安门看升旗,科举制度,为什么就是禁锢思想… (第3/5页)
思不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爱米文学网aimi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杨坚皱了皱眉。
为何会如此说?
怎么就禁锢思想了?
“在隋唐以前,官员选拔主要通过察举和九品中正制,察举制还需要考察品行才能,而后者就完全是看出身门第了。”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尽管南北朝也出现过通过考试选拔寒门子弟入仕的方式,但是在当时显然是不可能撼动的士族门阀的统治。”
“隋朝统一之后,隋文帝杨坚下旨制诸州岁贡三人,正式设立了科举考试,期望能通过考试选拔出真正有才能的人才。”
“到了隋炀帝时期,又进一步设立了进士考试,取消了门第限制,完全按照考试成绩来提拔,这在当时的世界历史中是一个非常超前的政策。”
“但是在隋朝以及唐朝前期,高官厚爵依然被世家大族所占据,科举未能成为朝廷主流的筛选方式,只是当时士大夫获得做官资格的一种途径。”
“平民百姓、寒门子弟很难竞争得过拥有权力、财力的家学渊源的关陇集团。”
“直到武则天登场以后,情况又发生改变,武则天为了扫清自己上位的障碍大力打压李唐宗室、关陇贵族,同时提拔了一批寒门子弟。”
“唐朝的科举制度在高宗、武周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设立了武举,增加进士录取名额。”
“为了笼络人心,武则天经常增开制科,使得通过科举入仕升职的士大夫增加,名相姚崇、张说都是在这一时期通过制科入仕。”
“盛唐开元年间的27位宰相中,通过科举入仕的就有18人,其中出身中下层的宰相也有14人,这在实行九品中正制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是难以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