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拖字诀 (第1/5页)
来点猪头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爱米文学网aimi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皇太孙朱允熥被册立后很少出现在朝堂上,大家本来也没觉得有什么问题。
当年太子也是这样,一开始只是读书学习。等到皇长孙朱雄英出生的时候,才是太子正式的观政。那时候的做法就是一切政事让太子先处置然后奏闻,是太子‘日临群臣,听断诸司启事,以练习国政’。
所以现在太孙出现在朝堂上的时候,请求皇帝在迁民云南的过程中减少老幼的数量,请求迁民的过程中朝廷当多加照拂、分给田地、免除赋税等等,皇帝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满朝文武立刻歌功颂德,皇太孙仁善的无以复加,堪称天下表率。
随即朱允熥再次奏请在建昌设立行都司,老朱也是大手一挥允许,称赞皇太孙目光长远。所以责令五军都督府配合皇太孙筹建行都司,一应事务当先奏报给太孙,然后皇帝再批复。
这个套路文武百官都太熟悉了,以前皇太子在的时候就是如此。
要说区别的话,就是太子大事小事一把抓。而太孙呢,现在看起来只是专门的做一两件事。
可是另一方面来说,太孙还年少呢,还没有太多实际处理政事的经验,不过在一些大事上,皇帝已经开始毫不掩饰的放权、培养了。
想一想,历朝历代能够如此悉心培养、放权的皇帝,可以说几乎从未有过。
洪武皇帝对皇储是真的毫不设防,大明朝的储君可不是什么高危职业。
老朱的态度让不少文武官员心思更多了,本来立储的事情上百官都不敢轻易表态。在皇太孙被册立后,还有不少官员想着先观察一段,然后再考虑一些事情。
但是现在不用多想了,能够凑到太孙跟前就是太大的好处。现在的皇太孙,和此前的皇太子应该是一样,都是皇帝最为信任、喜爱的人,百官听从皇储政令在大明朝不会是错事。
朱允熥下朝后跑去了大本堂,安静的坐在那里听着大儒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