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回科场捞人上岸[科举] 第113节 (第3/5页)
斜阳边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爱米文学网aimi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考生本经五花八门,阅卷官却囫囵只此几个。
乱序随机分卷,导致改卷子的泰半遇不到本经,也不十分懂答卷,经义阅卷必然疏漏百出。
这时候大家同在一个起跑线,拼的就是运气。
以族学大虎经卷为例。
他本经周易,卷子弥封编号,抽签派送到考官A、B手上。
考官A不巧,本经诗经,对周易一知半解。
接到卷子,他按例先看破题处,坏了,易题咱也不懂,如何判得了文章好赖?
肥手抓了把头,他暗道无妨,山人自有妙计。
于是拈起卷子,通扫文章章法结构,再看考生文辞功力,心中便有了一个大概。
他不往高出评,亦不往低里判,径自以浓墨在卷首点下一个醒目的朱“点”。
正正居中,不上不下,既无功,亦无过,只要第二个改卷子的不犯轴,偏要判个极好或极差,都不需打回三判。
不过几息,就搞定一卷,考官A十分自得。
他美滋滋呷了口茶,自言自语道,“何为中庸?这就是中庸之实用也。”
大虎的卷子,就这么二传去往考官B处。
若考官B同样不通周易,便会如法炮制,再给一个“点”,如此,大虎转入待定席。
遇上大年,竞争激烈,大虎就不幸PASS,遇上小年,运气好也就擦线中了。
这次大虎运气不错,不仅小年,考官B本经还恰好也是周易。
外调来的小胡子县令念在同治一经的缘分,见大虎文章尚可、颇有法度,于是大笔一挥,慷慨赠了一个二档“尖”。
如此,大虎有惊无险,录中。
该说不说,科场学子多信命,很有几分科学在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