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回科场捞人上岸[科举] 第114节 (第2/5页)
斜阳边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爱米文学网aimi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全诗解为秦人讥讽秦襄公“不能以周礼固国本”,所以招引贤士,天下“伊人”没人搭理他。
可宛在水中央有什么说道,不止毛,剩下三家也没人发微。
唐人为整顿经学,令孔颖达编《五经正义》,依然尊的毛诗郑笺,没翻出什么新水花。
到宋时,欧阳修、苏辙首推别解,质疑毛诗并非孔门子夏所传,而是毛氏一家之言;渐渐“招贤”“怀人”众说纷纭,士子甚至常为解诗大打出手。
但他们打的是蒹葭,是白露,是伊人,也没水中央什么事儿。
直至朱熹,尽废毛诗,再做《诗集传》。
前朝蛮夷当道,为开科举之便,胡乱框定朱子传做标准教材,但毕竟一家之言,难以概全。
如此题,朱子只说:“所谓彼人者,乃在水之一方,上下求之皆不可得。然不知其所指也。”
好家伙,到他这连“伊人”是男是女,是实是虚,所指何人,都没个准话儿了,再以一句朱子提都没提的“宛在水中央”命题,究竟是考秀才呢,还是考朱子呢?
早在大宁开科之时,会试圣裁,太.祖已察觉科举出题的这一疏漏。
于是便有了想法,要重编一部旷世之作,尽解经书以辙天下读书人。
他诏令帝师云鹤,领当世大儒,博综古今,考前儒异说,阐圣人幽旨,于文渊阁内潜心修撰。
奈何书墨未成,太.祖崩殂,至高宗、神宗,人事几度更迭,云鹤更是身陷囹圄,以谋逆罪彻底除名,云门一朝散尽,帝师所编鸿篇巨制,亦不知所踪。
尔后,编官方科举教材一事,就落在神宗近臣、翰林学士陆渊头上。
只是陆氏才学不足以服众,这套大宁科举范式的《四书五经大全》,几经波折,至今仍在返工,一直未能付梓。
这么大窟窿补不上,科举从根子上就难讲公正。
抛开最低级的舞弊法子,高端的主考往往爱挑没有标准的题面出,如此解释权尽在主考之手,学生卷子优劣,可不就是他一人说的算?关键是,这法子风险低、隐蔽性高,极难叫人抓住把柄。
所以这第二道经题,苏训可以肆意放水,也可以故意刁难。
好不好就看昨天那两道菜,够不够硬了。
顾劳斯是个张弛有度的人,于是收起尖刺,投桃报李,又与苏大人娓娓说了个新鲜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