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爱米文学网aimi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辆车坐不下这么些人,家业跟姜松、姜壮壮、家旺他们一起跑到认识的书生车上去蹭座。
反正在村里住的书生们今天也到码头去,村里谁想凑热闹家里又没车的,打声招呼问问有没有人能捎上他们就行了。
这一天来展馆瞧新鲜的人比第一天还多。
经过一天的宣传,宝峰县各村镇的百姓们听说码头有玉佛、金树、虎皮看,有茶水点心能免费吃喝,连那些店铺都又大又漂亮,都是专做批发买卖的,种类多,东西齐,还比县城、镇上要便宜,远的近的,全赶集似的提前来囤年货。
姜竹他们带的东西比先前要多。
还给酱酱套上他们开来进山的小车帮姜望南多拉了些菜和山货过来。
昨天来的人远超码头各个商家预期,卖到下午,吃食铺子村的肉、菜、米、面都要用光了,姜望南的菜摊生意好得不得了,东西卖得干干净净。
姜竹他们也多装了些皮货和竹帘、灯笼。
他们距离远,到时码头已经很热闹了,今天不止展馆里,连外面的铺子、小摊都不缺游客。
江上渔船也比往日多,忙忙碌碌地往各家后厨送新鲜的鱼虾。
这回带来的东西他们没往池家酒楼仓库放,全搬进店里了。
灯笼放不下,还临时占用了池家书铺一块儿位置。
不过最叫沈青越和姜竹意外的是他们铺子最先迎来的不是买竹帘、买灯笼的顾客,也不是看画的游客,而是好几个卖瓷器、卖家具、卖灯具的老板。
他们进铺子时那几人就在对面坐着了,一开门,几人热情洋溢就迎上来,一个个熟稔地打着招呼,“沈老板可还记得我?”
沈青越被问得一懵,叫他沈先生、沈公子、沈少爷的都不少,叫沈老板的还是头一遭。
伸手不打笑脸人,沈青越也笑道:“面善。”
一人道:“沈老板好记性!你和这位小兄弟一起上我家铺子买过茶壶!”
另一人也笑道:“您这铺子里的书案是我家买的,小兄弟可还记得,是我家小伙计一起抬过来的。”
“那个灯架是我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