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光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爱米文学网aimi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殿下万福金安,不知殿下深夜传召,有何要事?”
华瑶直说道:“你应该已经收到了方谨的命令。我想问问你,方谨是如何指使你的?”
孙志忠倒也坦诚:“末将奉了三公主的密令,暗中监视您。自从您来了秦州,末将经常四处打听您的情况。昨天三公主又传了一道密令,您要是迟迟不回京城,启明军就是造反的贼寇,官兵应当铲除启明军,必要时,可以屠杀全城百姓,震慑秦州的官民。”
华瑶冷笑道:“你主子疯疯癫癫的,你也只会跟着她发疯。”
孙志忠跪趴在地上,给华瑶磕了一个响头:“您是众所周知的仁义之主,末将想劝您一句,等到朝廷的大军兵临城下,您还不肯投降,满城百姓都要为您陪葬,您的‘仁义’也就是名存实亡了。”
华瑶毛骨悚然。
孙志忠毫无保留地坦白了方谨的计策。这一条计策乃是阳谋,无所谓华瑶知道或者不知道,方谨都会顺利地施行。
这天下还是朝廷的天下,官民信奉的还是“儒法”二字。
华瑶拥兵自重,本就犯了朝廷的忌讳,倘若朝廷认定华瑶造反,启明军就是“贼寇”,秦州面临着屠城之祸,秦州的官民必定更希望华瑶自杀谢罪,而不是与朝廷抗争到底。
凡事都有两面性,一面是好,一面是坏。
华瑶的仁义之名传遍了大江南北,她的事迹被编为歌谣,广泛传唱。每当她来到一座城池,至少会有上万人出城迎接,百姓相信她忧国爱民,相信她怜悯人间疾苦。她不顾自己的安危,拯救万民于水火之中,真正做出了“舍生取义”的壮举。
正因如此,华瑶在民间的形象是完美无缺的。她是金枝玉叶的公主,也是一尘不染的圣人。
倘若她违反了儒家的道义,公然与朝廷对抗,致使平民沦为乱民,乡城沦为血城,那她的威望就不复存在了。
所谓的“威望”究竟有多重要呢?
华瑶在秦州屡战屡胜,凭借的是“军民一心”。秦州百姓为她冲开城门,为她护送军粮,为她摇旗呐喊、奔走呼号,大大地抬高了她的威望。
沈希仪在书馆抄写告示,书馆的文人自发追随,无需华瑶下令,那些文人听说沈希仪是华瑶的近臣,便都恭敬地听命于沈希仪,这也是因为他们臣服于华瑶的威望。
华瑶不能失去这种威望。
正当华瑶思索之际,孙志忠往前膝行了一段距离。
孙志忠半抬起头,眼眶中的泪水隐隐浮泛:“殿下,您为了秦州百姓,率领将士们浴血奋战,拯救了千千万万的人,我不愿和您大打出手。咱们老百姓吃的苦,我看了也难受,人心都是肉长的,谁不盼着天下太平?您若能继续效忠三公主,对于您和我来说,那都是最好的局面……”
话未说完,孙志忠突然从袖中拔出一把淬毒的短刀,锋利的刀尖直劈华瑶,却没伤到她一分一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