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之苦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爱米文学网aimi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生的考验
类似的情况也适用于其他乍看似乎与愉悦背道而驰的活动:如自虐行为、冒险、赌博。这些一般人用来伤害或恐吓自己的方法,并不需要太多技巧,但它们能给人一种控制的快感,因为痛苦往往比茫然无依、被混沌蚕食心灵好过。不论在肉体还是情绪上伤害自己,都可以确保注意力集中在一件虽然痛苦,但至少控制得住的事情上——因为造成痛苦的是我们自己。
对控制体验品质能力最大的考验就是,一个人在独处而没有外来需求帮助他组织注意力时,采取什么对策。工作、跟朋友相聚、欣赏戏剧或演奏时很容易专心,但当一切都只能依靠自己时怎么办?独自一人,灵魂的黑夜渐次降临,我们是否疯狂地企图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或者我们能找到不但充满乐趣,还能帮助自我成长的活动?
性也常是用外在秩序控制思想的手段,一种逃避孤单的消磨时间的方法。因此,把看电视和性行为相提并论,也不足为怪。性虽是人类与生俱来繁衍后代的本能活动,但春宫画和夸张的性行为却使它吸引力大增,注意力因而很容易集中在这种事情上,使不受欢迎的念头无隙可入,而问题是它并没有开发意识复杂性的潜力。
以需要注意力、能改进技巧,并且带动自我发展的活动填满闲暇,跟看电视消磨时间或服用药物寻求创造力截然不同。虽然后两种策略也不失为抵抗混沌、防御形而上焦虑的出路,但它们只能保护心神于不乱,不像第一种还能启发自我的成长。一个人若永远不觉厌倦,不需要靠有利的环境替他制造乐趣,就已通过了创意人生的考验。
很多现代艺术家用迷幻药做实验,希望能像传说中吞了鸦片酊,才写出《忽必烈汗》那样传颂千古好诗的英国诗人柯勒律治一样,创造出充满神秘魅惑的作品。但他们早晚会发现,艺术创作需要的是清醒的心灵。药物作用下完成的作品,经常缺少杰作应有的复杂性——它往往显得肤浅而自我陶醉。受化学作用改变的意识,会产生不寻常的意象、思想、感觉,在艺术家恢复清醒时可以作为有用的素材。但危险的是,如果一味依赖药物建构心灵模式,很可能到头来连控制心灵的能力也一并丧失了。
学习运用独处的时间在童年时期就很重要。十来岁的孩子若不能忍受孤单,成年后就没有资格担负需要郑重其事准备的工作。很多青少年放学回家,丢下书,吃些点心,就立刻抓起电话跟朋友联络。如果电话没什么好聊的,他就打开音响或电视。即使看书,也不会看太久,做功课代表把注意力集中在相当困难的资讯模式上,甚至最能自律的人早晚也会丢开书本,去寻求更愉快的意念。但快乐的意念并不是呼之即来的;相反,我们的心灵更容易被阴森的梦魇所侵占。于是,青少年开始烦恼自己的外表、受人欢迎的程度及前程。为了免于遭受打扰,他们就必须把心灵填满。读书并不能发挥这种功能,因为它太难了。青少年为了逃避混沌的黑暗,几乎什么事都愿意做——只要无须消耗太多精神能量即可。听音乐、看电视或找朋友打发时间,都是最常见的解决办法。
有些人并不同意以上有关药物对心灵影响的看法。过去25年来,不断有人信心十足地告诉我们,药物能扩张意识、增加创造力。但证据显示,化学物质虽然能改变意识的内涵与构造,却无法扩大或增加自我对意识的控制。然而创造却需要通过自我对意识的控制才能实现,因此,尽管迷幻药确实能提供更加多样化的心灵体验,但对于我们整理这种体验的能力却无所增益。
学习独处
解除孤单痛苦的极端手段包括:服药或一些无法自制的行为,例如不断打扫房屋或强迫性行为等。在药物的化学作用之下,暂时卸下控制精神能量的责任——不论发生什么事,都超乎我们所能控制的范围。药物就像电视一样,可以使心灵暂时无须面对沮丧的念头。虽然酒精和其他药物也能创造最优体验,但其复杂程度却很低。
我们的文化对资讯科技的依赖越来越深。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必须熟悉抽象的象征语言。几代以前,一个不能读、不能写的人,还是能找得到收入不错又体面的工作。农夫、铁匠、小商人都可以借着向老师傅拜师学艺,习得一门手艺,并不需要接触象征的系统。但今天即使最简单的工作也得靠文字的指示,较复杂的工作更需要专门的知识,而且唯有靠自己摸索。
孤独的解药
未曾学习过控制意识的青少年,很可能会长成不学无术的成年人,他们缺乏在资讯充斥的竞争环境里求生所必需的复杂技巧。更糟糕的是,他们不知道如何享受生活的乐趣;他们更没有养成寻求挑战、激发成长潜能的习惯。
正因为如此,电视成了许多人的恩宠。虽然看电视算不得什么积极的体验——很多人说,他们看电视时觉得消极、软弱、易怒,但跳动不已的屏幕至少带给意识某种程度的秩序感。可预测的情节、熟悉的角色,甚至大量的广告,都提供一种令人安心的刺激模式。屏幕使注意力集中在一个容易处理的小范围之内,心灵跟电视互动,暂时可以不受个人的烦虑打扰。屏幕上掠过的资讯,会把不愉快的念头逐走。但用这种方式逃避沮丧,实在是一种浪费,因为徒然投下许多注意力,却得不到什么收获。
不过学习独处,并不局限于青少年时期。可惜有太多成年人一满二三十岁——充其量到40岁,就自认为有资格缩进既有的窠臼,好好休息一下了。他们付出了足够的代价,学会了所有的求生伎俩,就以为从此能在人生汪洋中厘清航行方向。这些人的内在纪律并不坚固,一年年松懈下去,精神熵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事业不尽如人意,健康江河日下,人生的浮沉累积成一大堆消极的资讯,对心灵的平静构成越来越大的威胁。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如果一个人不能在独处时控制注意力,就不可避免地要求助于比较简单的外在手段:诸如药物、娱乐、刺激等任何能麻痹心灵或转移注意力的东西。
独处的时候,一般的青少年必然会想到:“我的女朋友在做什么?我是不是长了青春痘?我来得及写完数学作业吗?昨天跟我打架的那群痞子会来报仇吗?”换言之,无所事事的时候,心灵就无法遏制消极念头的来袭。除非学会控制意识,否则成年人也会被类似的情况困扰。有关感情、健康、投资、家人及工作的烦恼,总在注意力周遭徘徊,一有机会就乘虚而入。心灵一准备要放松,虎视眈眈的难题就“咻”的一声扑上前来。
这是一种退化的反应,并不能带你前进。在成长的同时享受人生,就是从人生必然会出现的精神熵现象中,创造更高的秩序形式。换言之,不要把新挑战看成需要压抑或逃避的东西,而是一个学习和改善技巧的机会。肉体的精力随年龄渐长而衰退,这代表我们应该把精力从操控外在世界的野心,转向对内心的真相做更深入的探讨;这也代表我们终于有时间读普鲁斯特的小说、学下棋、种兰花、帮助邻居——如果我们觉得这些事情值得追求的话。除非早已养成善用独处光阴的习惯,否则这些事情都是非常困难的。
独处的体验为何如此受到否定?最根本的答案是:内在维持心灵的秩序十分困难。我们往往需要外在的目标、外来的刺激、外来的回馈,帮助我们控制注意力的方向。如果缺乏外来的力量,注意力就开始游荡,思路也变得混乱——也就是第二章谈到的“精神熵”的状态。
这种习惯越早养成越好,而且永远不嫌太早。前几章已经谈到若干运用肉体与心灵创造心流的方法,如果一个人能随心所欲地进入心流,不受外在条件限制,就已掌握了改变生活品质的钥匙。
很多人孤单而又无事可做时,会产生一种无法忍受的空虚感。青少年、成年人、老人都说,他们最不愉快的感觉发生在独处的时候。几乎所有的活动都是“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不论在装配线上工作还是看电视,一般人都是在周遭有人时觉得更愉快振作。最令人沮丧的倒不是独自工作或独自看电视,而是独自一个人并且无事可做。我们的研究发现,独居的人,星期天早晨往往是情绪最低潮的时候,因为他们的注意力无所寄托,不知道该做什么才好。在一周其他的日子里,注意力都被外界的例行公事占据——工作、购物、看喜爱的电视节目等,但星期天吃完早餐、翻完报纸以后,还有什么事可做呢?这些无所事事的时间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种折磨。通常到中午时分,他们才会决定要去拜访亲友或看电视转播的球赛,目标感这时才又重现,注意力方可集中于下一个目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