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利·麦格尼格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爱米文学网aimi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环保的危害
“道德许可”最糟糕的部分并不是它可疑的逻辑,而是它会诱使我们做出背离自己最大利益的事。它让我们相信,放弃节食、打破预算、多抽根烟这些不良行为都是对自己的“款待”。这很疯狂,但对大脑来说,它有可怕的诱惑力,能让你把“想做的事”变成“必须做的事”。
有多少次,你被要求作出一点小小的改变来拯救地球?比如,更换照明灯泡,或使用可循环利用的购物袋。你可能还被要求购买一些叫做“碳补偿”的东西。那基本是对你消耗的能量和过度的消费做出经济上的补偿。比如,因为乘坐飞机头等舱而对环保感到愧疚的旅客会多付航空公司一些钱,让航空公司到南美洲种几棵树。
如果想到某些事情时,我们没有感到一阵恶心,没有强烈的负罪感或巨大的焦虑感,那它就不是错误的。下面,让我们回到更平凡的意志力挑战。如果一个行为没有让你心里产生“错误”的感觉,比如多吃了一块生日蛋糕,或用信用卡多刷了一件小东西,我们一般不会质问自己的冲动。因为过去的善行而感觉良好,这让你为今后的纵容找到了借口。当你觉得自己像个圣人的时候,纵容自己的念头听起来没什么错。它听起来很正确,就像是你应得的一样。如果你自控的唯一动力就是成为一个足够好的人,那么每当你自我感觉良好的时候,你就会放弃自控。
这些行动本身都是对环境有益的。但是,如果说这些行动改变了我们对自己的看法呢?它们会让我们觉得自己很关心地球,促使我们在可能的情况下更加环保吗?还是说,这些看似高尚的选择反而会造成环境破坏,因为它们不断提醒我们,自己已经有了“绿色许可”?
类似的研究证明,我们的大脑里没有一位称职的会计师,不能准确计算出我们有多善良,或者我们赢得了多少放纵自己的权利。实际上,我们相信这种感觉:我一直是善良的,一直是个好人。研究道德判断的心理学家知道我们是如何判断是非的。我们通常相信本能,只有当需要解释自己的判断时,我们才寻求逻辑。很多时候,我们根本想不出一个能为自己辩护的逻辑说法,但我们无论如何都坚信直觉。比如,心理学家经常用一个道德悖论来研究我们如何判断是非。成年的亲兄妹在两相情愿并采取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发生性关系,你觉得在道德上能否接受?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个问题会让我们觉得恶心,所以这件事情就是错误的。然后,我们会绞尽脑汁去解释这为什么是不道德的。
我之所以开始关注这个问题,是因为我看到了一项研究,是关于“道德许可”对环保的影响的。仅仅是浏览出售可充电电池和有机酸奶等绿色商品的网站,就会让人感觉良好。但是,更关注环保并不能真的导致善举。研究发现,选择购买环保商品的人更容易在之后的测试中撒谎,以便从每个回答正确的问题上拿到报酬。他们也更容易从装报酬的信封里面偷钱。总之,绿色消费的美德为说谎和盗窃找到了合理解释。
任何让你对自己的美德感到满意的事,即便只是想想你做过的善事,都会允许我们冲动行事。在一项研究中,人们需要选择自己想参与哪种类型的志愿者工作:是在收容所里给孩子们上课,还是为改善环境作点贡献。虽然他们不需要真的去做这些事,但只要想想自己会怎么选择,就足以让他们产生买名牌牛仔裤的冲动。另外一项研究发现,仅仅是考虑向慈善机构捐款,而不是真的付现金,就足以让人们产生去商场购物的冲动。更普遍的是,即便有些事情我们本可以做,但实际上没有做,我们仍会觉得自己应该受到表扬。我们本来可以吃掉整个比萨,但最后只吃了三块。我们本来可以买一整橱的新衣服,但最后只买了一件新外套。如果按照这个荒谬的逻辑,我们可以把所有的自我放纵都变成引以为傲的事。(信用卡账单会让你产生负罪感吗?怎么会呢,起码你没有因为要付账单而去抢银行!)
即便你认为开混合动力车普锐斯(Prius)不会让你变成骗子,但这项研究仍旧让人感到困扰。耶鲁经济学家马修·柯辰(Matthew J.Kotchen)提出了这样的忧虑:小的“绿色”行为会降低消费者和商家的罪恶感,允许他们做出伤害性更大的事。我们可能关心环境,但改变重要的生活方式却并非易事。想到气候变暖和能源短缺的严重程度,以及为了防止灾害要做的事,我们就会觉得一切都势不可当。只要某些事让我们觉得自己尽力了,不用再担心那些问题了,我们就会蜂拥而上。而一旦我们的罪恶感和焦虑消失了,我们就会觉得可以重新开始一贯浪费的生活方式了。所以,使用可循环购物袋会允许我们购买更多的东西,种一棵树会允许我们去更多的地方旅行,换电灯泡会允许你住在更大、更耗电的房子里。
严格来说,许可的逻辑并没有逻辑可言。首先,我们基本不会在“好”行为和“坏”行为之间建立联系。控制了购买欲的消费者很可能回家多吃点美食。当雇员花更多的时间处理公司业务时,他就会觉得,用公司的信用卡支付自己的账单是合情合理的。
好消息是,不是所有的环保行为都会刺激人们的消费,或毫无罪恶感地挥霍碳能源。墨尔本大学经济学家发现,当人们对罪恶行为做“忏悔”的时候,最有可能产生“许可效应”。比如,为了弥补家里用电消耗的碳能源,人们会多花2.50美元种一棵树。这样,消费者的生态罪恶感就得以缓解。这让他们更有可能允许自己消耗更多的能源。有很多初衷良好的惩罚机制都会出现类似的效果。比如,托儿所会让晚接孩子的父母交罚款,但这种制度实际上增加了晚接孩子的概率。家长可以购买晚接孩子的权利,以此来消除自己的罪恶感。为了完成一些简单的事情,很多人宁愿花钱,把责任推给别人。
许可的诡异逻辑
但是,当人们有机会为环保行为付钱,替代曾经破坏环境的行为时,比如,人们多花10%的电费使用绿色能源,却不会出现这种“许可效应”。为什么呢?经济学家推测,这是因为这种行为不能减轻消费者的罪恶感,而会增强他们对环保作承诺的感觉。当我们花更多钱使用风能或太阳能时,我们觉得自己是为地球做好事的人!然后,我们会一直觉得自己身上有这样的标签。于是,我们会寻找更多的机会实现自己的价值观和目标。如果我们想促进别人的环保行为,更明智的做法就是强化他们“环保人士”的身份认同,而不是让他们花钱购买融化冰盖的权利。
重要的是,这不是血糖含量低或缺乏意志力造成的。心理学家调查这些纵容自己的人时,他们都认为自己作决定时能够自控,没有失控。他们也没有罪恶感,相反,他们认为自己得到了奖励,并以此为傲。他们这样为自己辩解:“我已经这么好了,应该得到一点奖励。”这种对补偿的渴望常常使我们堕落。因为我们很容易认为,纵容自己就是对美德最好的奖励。我们忘记了自己真正的目标,向诱惑屈服了。
这适用于所有积极的改变,包括我们对自己的激励。我们需要觉得自己想成为做正确事情的人。从本质上看,道德许可就是一种身份危机。我们之所以会奖励自己的良好行为,是因为我们内心深处认为,真正的自己想做坏事。从这点来看,每次自控都是一种惩罚,只有放纵自我才是奖励。但我们为什么一定要这样看待自己呢?想要走出“道德许可”的陷阱,我们就要知道,那个想变好的自己才是真正的自己,想按核心价值观生活的自己。如此一来,我们就不会认为那个冲动、懒散、容易受诱惑的自己是“真正”的自己了。我们就不会再表现得像个必须被强迫完成目标、然后为作出的努力索要奖励的人了。
为什么我们突然开始研究歧视和性丑闻了,而不是继续研究节食和拖延症呢?是不是因为除了正邪之战都不能称之为意志力挑战?所有被我们道德化的东西都不可避免地受到“道德许可效应”的影响。如果你去锻炼了就说自己很“好”,没去锻炼就说自己很“坏”,那么你很可能因为今天去锻炼了,明天就不去了。如果你去处理了一个重要项目就说自己很“好”,拖延着不去处理就说自己很“坏”,那么你很可能因为早上取得了进步,下午就变懒散了。简单说来,只要我们的思想中存在正反两方,好的行为就总是允许我们做一点坏事。
深入剖析:你觉得自己是谁?
“道德许可效应”也许能解释为什么那些有明显道德标准的人能说服自己,认为出现严重的道德问题是合情合理的,那些人包括部长、注重家庭观念的政治家、打击腐败的辩护律师。例如,一位已婚的电视布道者和秘书发生性关系,一位财政保守派利用公款修自家房子,一位警察对毫无抵抗能力的罪犯施以暴力。大部分人在觉得自己品德高尚时,都不会质疑自己的冲动。而一些人的工作总能让他们觉得自己品德高尚。
当你思考自己的意志力考验时,你觉得哪部分的你像“真实”的你?是那个想追求目标的你,还是那个需要被控制的你?你是更认同自己的冲动和欲望,还是更认同自己的长期目标和价值观?当你想到你的意志力挑战时,你觉得自己是能成功的人吗?还是说,你觉得自己需要被彻底压抑、完善或改变?
“道德许可”不仅会批准我们做坏事,也会让我们错失做善事的机会。比如,和那些记不起曾做过善事的人比起来,有行善经历的人在慈善活动中捐的钱要少60%。如果工厂经理想起自己近期做过善事,就更不会花钱去减少工厂造成的污染。
写在最后的话
明确驳斥性别歧视和种族歧视言论的学生,觉得自己已经获得了道德许可证。他们已经向自己证明了,他们没有性别歧视或种族歧视。这就让他们在心理学家所谓的“道德许可”(moral licensing)面前不堪一击。当你做善事的时候,你会感觉良好。这就意味着,你更可能相信自己的冲动。而冲动常常会允许你做坏事。在这个例子里,学生们因为驳斥了性别歧视和种族歧视的言论而感觉良好,因此放松了警惕,更容易作出有歧视色彩的决定。他们更可能根据直觉的偏好作出判断,而不去考虑这个决定和他们“追求公平”的目标是否一致。这并不是说他们想歧视。他们只是被自己之前良好的行为所蒙蔽,没看到这些决定会带来的伤害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