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财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爱米文学网aimi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充实,充实中带着许多陌生的情潮。
奋进、激昂、偶尔的迷失和空白、忐忑、融入、快乐、激情、向上、前进。
这是万云这两个多月以来的感受,这些许多的情感,她都来不及和周长城交流。两人日日睡在同一张床上,除了早餐一起吃,其他时间基本上都是分开的。
万云忙,周长城也忙,留给彼此的空隙都很少。一时间,两人不像夫妻,反而更像室友。但是在这许多的感情和忙碌之中,两人快速地成长,与这座古老又充满了活力的城市同频呼吸。
万云忙,是因为她去参加了一个厨艺培训班,做出这个决定,是有许多因素的。
她从万家寨出来和周长城结婚,也就是一年多的时间,就从山沟沟里跑到了大城市,其中显示出来的参差落差,从里到外,从头到脚,是巨大的。尽管不愿意承认,但万云发现自己心底某处存了自卑的心,似乎看到自己在这个红尘世间轻如鸿毛,正是被这种隐秘的心思影响,才消极了好长,不然的话,也不会来了这么多个月,还没有认清楚自己在其中的位置,做事情总是东一榔头西一榔头的。
给万雪和李红莲寄东西,每次寄几十个,能有些小收入,可平水县能花钱在这些衣食打扮上面的人,就那么点儿,广州花费比老家大得多,于万云来说,赚的这点钱是不够的。
何况,万云现在天天跟着桂老师看报纸听新闻,就是文化再低,人再呆,也知道了八十年代跟以往不同,开放的口子一再加大,解放思想搞经济是历史潮流,如今人口流动大,南来北往,好多人都南下挤到广东这块改革前檐之地,寻找生存和发财机会,往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见识到这些丰富的物资,人口流动,财富和商品也会随之流动,她在广州寄回去的东西,也不会有多稀奇。这种站在广州和老家之间赚的钱,能有多持久,真是说不准。
冯丹燕的话给了她一些启发,但大家都是这个城市中再微小不过的人物了,能出的点子,里头藏着的智慧,充其量不过是暂时过渡的。
桂春生也给万云问过一些工作,不过对于万云出去上班这件事,他的态度保守得多。桂春生读了许多书,经历了许多风波,但骨子里还是大男人,认为养家糊口是男人的事。只是,但看万云笑容少了许多,他有空了还是在帮忙找些出路,只不过桂春生一心奔着高贵清闲的职位去问,可操作的空间实在是少,有两回,也是虎头蛇尾没有下文的。
当然,万云不是要求桂老师必须帮自己找工作,她还没有脸皮厚到这种程度,赖着桂老师不放,把自己的人生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然而,桂老师的人生经验和文化素养,是万云所敬仰的,有好多拿不定主意的事情,她都会下意识去寻找桂春生的意见。
比如上回吃饭时,万云问自己做的菜跟外头厨师做的相比,有何不同。
桂春生见她问得认真,就放下筷子细说:“刀工是一个厨师的基本功,如果不是去吃最原始的农家菜,不讲究刀头功夫,否则,不论在哪一个馆子里,你都能看到,肉和菜切得都是匀称美观,更符合菜品烹饪方法的。厨房菜讲的是‘色香味’,更为庄重的场合,还要讲究‘形’,应良辰美景,取个好兆头。阿云,你现在的菜,‘香味’是过关的,色和形还有待提升。”
桂春生已经很客气了,这不是待提升,是根本没有色和形,只是他爱美食,张嘴吃天下,在家里却是要求不高:“住家菜嘛,不讲究多隆重,吃得是一个家庭氛围感,重要的是大家坐下来,团聚在一起。照我看,不用和外头的厨师比,你这样就很足够了。”
这些话,没有一句是正面批评的,却让万云脸发热,心中也有了一股不服气的心思,她自小就被人夸赞做东西好吃,甚至寨子里谁家做酒席,都要喊她做一两个菜,还没有人跟桂春生这样点评她做菜的不足,可不服气,万云也知道,桂老师说的是真话,自己切的菜大大小小,毫无美感可言,甚至不如烧腊店切卤猪耳熟能生巧的老板。至于烹饪方式,大火快炒是她最擅长的。
总之,她要学习和改进的地方还多着呢。
至于周长城,在港资厂的工作正式转正稳定下来后,属于他的那份稳妥又开始回来了,不过在回来的同时,还有一份对于学历和技能的追求,跟葛宝生、李腾飞等人越是接近,这种迫切感就越明显。万云每晚都要听着他的这种念叨入睡。
这种上进的涌动和对人生锚点的寻找,从前在平水县是没有的。
环境塑造人。
人也真是怕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