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含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爱米文学网aimi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淮美就在盐城县城内,这使冠华更为直接地处于激烈的革命浪潮之中。当时盐城地下党领导进步群众积极筹备欢迎北伐军,抵制军阀孙传芳部队从盐城过境。这年6月,北伐军进入阜宁,群情激昂,在地下党的领导下,盐阜地区的革命运动蓬勃发展,同封建势力展开了殊死斗争。冠华精神异常振奋,他同广大进步学生一起上街宣传反对封建迷信,反对列强瓜分中国。他们捣毁了城隍庙中的菩萨,占庙宇为校舍。这个行动导致了当地顽固封建势力的反扑,制造了震惊盐阜地区的火烧城隍庙事件。由于学生们坚守城隍庙,拒不撤出,反动封建势力放火焚毁了城隍庙,烧死学生一名,打伤多名。这一事件激起了广大进步知识青年的愤怒。当时冠华由于参与了这些进步活动,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先后被淮美中学、淮安中学开除。
前记
冠华把县城的革命风潮在1928年初寒假回家时带回了东乔庄。他把庄上青少年组织起来,掀起了一次震动东乔庄这小小村落的反封建迷信砸土地庙行动。
在一个同姓远房侄子家休息了片刻后我就去看冠华的旧居。旧居坐落在东、南两边都是陡坡的一块高地上;西墙外是一条仅能一人通行的窄巷,隔巷毗邻我休息的那位同姓侄子家。顺小巷走到头,也就是正房的屋后是一条把村子一分为二、横贯东西的小河,河宽不过二三十米,河上架一座小桥。乡亲们告诉我,冠华在家时,这是一座木栏杆桥,名“启明桥”。栏杆雕刻精细,可以称得上是件艺术品。冠华当年最爱屋后这座“启明桥”。他出外读书后,每年暑假回家,总爱在夏日夜晚,邀集村中青少年聚此桥上,吹箫弄笙。老人们说冠华的箫声是村里有名的。高兴起来,冠华还纵身跃入小河畅游一番。我回忆起冠华对我多次说起过这座桥,他颇为得意地说他会吹箫。那时我不大相信,以为他开玩笑。1980年或是1981年时冠华还真叫我给他买过一支箫;但他已不大能吹成调了,同时他说箫的声音现在听起来太悲切,不想吹了。
东乔庄虽是个百余户的小村庄,但庄上一些较富裕人家都把男孩子送出去上学。因此每年假期,村子里都有十多名外出上学的孩子回来度假。这年年初,冠华从盐城回来,秘密召集了村中青少年集会,号召大家在村子里扫除迷信,移风易俗。他们在冠华的鼓动下决定采取两个行动:一是砸土地庙,不让村民拜神求佛;二是出墙报宣传反封建、反帝国主义。同时冠华发起成立了“奋斗社”组织。青年们选定农历除夕之夜行动。到了除夕夜,以冠华为首的这批青年学生悄悄在半夜时溜到街上,把家家户户贴的红纸对联用白纸贴掉,同时把宣传文章贴在乔氏宗祠的墙上。当年参与这个事件的老人乔运生告诉我,他至今还记得冠华当时提出的口号是:“鬼神不可信,迷信太愚蠢。国家太孱弱,列强动脑筋。”同时他还记得冠华在墙报上发表过一篇千余字的文章,题目是《洋鬼子已在叩门》,语言慷慨激昂,激发人们的爱国精神,号召乡村的劳动大众破除迷信,振兴中华。当时冠华仅是个十五岁的少年。冠华的侄子乔宗秀比他仅小一岁,当时也参加了这些活动。他说大年初一清早,东乔庄的惯例是由长者带队先去宗祠磕头拜祖宗,万没想到出门首先看到的是一副副白纸书写的革命口号覆盖了吉庆的红纸对联。长者们气急败坏,妇女们惊慌失措。大家都怕得罪了祖宗、神明,将大祸临头。村中父老纷纷要求严惩冠华等“肇事者”。由于冠华和村上的青年坚持斗争,他们并未受到惩处,神明也并未降下灾难。许多老人至今回忆说,这件事轰动全村。从那以后虽然烧香叩头、求神拜佛的风气并未完全消失,但比起过去却还真是冲淡了许多。村中未出外读书的青年也从中有所觉醒。
12月8日,我最终回到了冠华出生的故乡——建湖县的东乔庄。建湖县的同志对我非常热情,头天晚上县委办公室的一位唐主任特地来到盐城陪同我一起去东乔庄。车行两个多小时于上午十时半左右到达村口。或许是我回家乡的消息已经传开,或许是偏远小村难得有外来客人,我一下车就被乡亲们围上了。青年们用好奇的眼光上下打量我。这里的年轻人打扮得非常入时,小伙子穿西服上装,姑娘们穿红戴绿,还有穿高跟鞋,烫头发的。也许他们听说我从北京来,想象中必是衣着入时,因此当他们看到面包车上下来的中年妇女黑衣、黑裤、黑布鞋时不免显得有点吃惊,交头接耳地在嘀咕什么。但村里的中、老年人却并未注意我的服饰,他们走过来,亲切地握住我的手,用典型的苏北习惯招呼我说:“三奶奶,家来了!”因为冠华在家里男孩子中排行第三,所以村中同姓族人以孙儿辈称呼他为“三爹爹”了,我也就成了“三奶奶”。
不久之后,冠华又率二十多名青少年效仿盐城学生砸城隍庙的榜样砸了当地的土地庙,把庙中供奉的土地爷偶像、香炉、烛台统统抛入河中。他们不仅砸了本村的土地庙,而且还一路进到湖垛镇(现在的建湖县城)把沿途的十多个土地庙全都砸了。冠华提出“不靠神明土地爷,全靠自己去奋斗”的口号。老人们告诉我,去湖垛镇沿途中有个张王庄,本来就与东乔庄有宿怨。冠华带领一群青年砸了张王庄的土地庙后,庄上纠集了一帮壮年,手持棍棒,准备在冠华他们归途路经张王庄时拦截痛打。幸而当冠华等人回程时看天色已晚,决定乘船从水路回村,才幸免这一顿棍棒……
冠华从盐城第二高等小学毕业后考入宋村亭湖中学。这是一所教学质量很高的学校,出过不少人才。亭湖中学的创办人宋泽夫先生是当地的一个大地主,但思想开明,倾向进步,后来坚决抗日遭到日本侵略军的监禁和毒刑。1924年,他创办了亭湖中学,教师中有些进步人士,因此在这个学校里,学生得以接触先进思想。当时它的图书馆里有多种“五四”运动后代表新思潮的图书,如鲁迅、郭沫若、郁达夫的作品以及泰戈尔、高尔基、左拉的译著;也能看到《语丝》、《莽原》以及胡适的《现代评论》等刊物,其中有些文章还被选入教材。冠华曾告诉我,他正是在这里读书时开始接触进步思想的。
汽车在空旷的公路上疾驰。我沉浸在对冠华少年时代的回忆中。这些事对我都不陌生,其中大部分我都听他自己讲过。如今,我从他家乡回来,似乎找到了一根细柔的丝线,他昔日对我讲的那些故事犹如颗颗明珠,穿在这丝线上汇集成了他少年时代的一幅幅完整动人的画面。
12月7日下午,我乘车去秦南仓宋村寻访冠华1925年曾经在那里上过学的亭湖中学旧址。从盐城到秦南仓,小车走了一小时。宋村的三位同志带领我走了好长一段田间小路。自从我到苏北之后,天气一直晴朗,和上海大不相同。这时,我在午后和煦的阳光下走在田埂上,清新又舒坦。冠华的家乡以温暖的阳光和芬芳的田野欢迎我归来!深秋时分,地里的稻子已经收割完毕,剩下一些稻根。村里的同志告诉我,宋村那年的稻子亩产一千二三百斤;刚收完稻又种下冬小麦,产量也不低。来苏北前,我想象中,苏北还是比较贫瘠的。冠华曾多次给我讲,苏北苦得很!解放前,每到冬天,贫苦农民没有余粮过冬,只好“土封门”,全家出外谋生,甚至乞讨。开春时再回来,扒开门口的黄土就算回到家里,开始播种或给地主当雇工。遇上荒年,境况更惨。冠华生前常同我开玩笑说:“你们上海人剥削我们江北人。”因为苏北贫穷的人们,解放前大批流向上海,做最低下的工种。解放后,当然苏北整个面貌都变了,但冠华总惦念苏北是否比起苏南来还是落后。现在,我身在苏北,真未料到所见到的几乎犹如江南风光。去亭湖中学有一段水路,我们乘坐一只水泥船去那里。船行不到半小时就靠岸了。上岸走百余步就是亭湖中学旧址。当然,昔日的校址已不复存在,但在原来的旧址上盖起了相当漂亮的一座二层楼高的宋村小学。
12月10日我回到上海。24日那天晚上八点左右,从朋友家告辞出来,在蒙蒙细雨中乘车到南京西路换20路汽车。车站正设在一家极大的电器行门口。这家电器行很会做生意,晚上在铁栅栏后的大玻璃橱窗中总有两三台电视机开着,供行人看当天节目。由于它就在电车站背后,候车人都爱拥在橱窗前,边等车边看电视。我并无兴趣挤在人群中看电视,一个人在站牌下等车。突然从电视机中传出讲解员的声音,大意说1972年美国尼克松总统访华,毛主席接见了他,从此打开了中美关系的大门。我不知道这是什么节目,竟提到了这段我十分熟悉却又感到十分遥远的激动人心的历史。我不由得转过身去走到橱窗前。就在我的目光投向电视机的那一瞬间,如同奇迹一般,冠华的形象出现在电视屏幕上!那是他1974年陪同邓小平同志出席联合国特别会议。冠华带着我如此熟悉的笑容和洒脱的神态正在招呼前来向邓小平同志祝贺的各国代表。啊,我竟又见到冠华了,他在笑,他在说话,他没有死,他活着……他在对我说:“看看我吧,我活着!”一时,我心头翻腾起感情的万丈巨浪,汹涌澎湃,使我头晕目眩;亢奋,喜悦,激动,辛酸,苦涩,悲痛……人生的各种滋味全都搅在一起。
吴科长说小学是在旧县政府东面,当时称东辕门。我们一行人穿过了宽阔的市中心广场,那里耸立着新四军纪念碑。然后拐入一条较窄的马路,这些马路都是抗战胜利后在一片废墟上重建起来的,至今仍保存着三四十年前的盐城旧貌。居民户夹杂于店铺之间,虽是初冬时节却差不多家家都敞开着大门。我张望进去,屋里黑乎乎的,光线很差。盐城从1983年起已升为市级,近年来建造了不少住房。但同所有城市一样,新的建筑还赶不上人民的需要。店铺的门面也很小,卖吃食的点心铺多数在店堂外制作。有一家小百货店,在店铺外的一张方桌上放了一个大概是20世纪初使用的留声机,带一个巨型喇叭,大声地播放淮剧招徕顾客。我们折进另一条巷子,那里没有店铺,好像都是机关。走了约十分钟,到了盐城郊区招待所,紧挨招待所的竟是盐城监狱!据说这监狱就是原县衙门旧址,而冠华上学的那所小学就是紧靠它的那个招待所。招待所的后墙处是个大饭厅,吴科长说当年的二高就在后墙这块地方。当然,二高的任何痕迹都没有了,只能想象它六十年前的模样。同行中有人说墙外的路倒有三百年历史了。于是,我们出了招待所沿着院墙绕到那里。小巷非常整洁,仅能两个人并肩走,巷子中间是一条约二尺多宽的鹅卵石铺的小路,略微凸起,道旁是泥土地。小巷全长约摸五十多米,一边是招待所的后墙,另一边是居民的一幢幢独立的小院,都已很陈旧。我非常喜爱这条小巷,它那样淳朴,那样幽静。一年之后,我为冠华在东山之顶修了一个墓,我要求墓后保留一片天然岩石群,墓台上黑色大理石的墓碑四周用鹅卵石铺地。岩石群象征他的理想、信仰和品德,而鹅卵石的设想就是来自这条小巷。冠华离家到盐城上学时年仅九岁。他一定在这鹅卵石的小道上走过千百回,最终走向了世界;我相信他会喜欢安息在这带有故土气息的鹅卵石下。